【隨筆】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

有一種狀態叫剛剛好,大概就是科學家們說木星有一顆衛星可能有生命存在的那種剛剛好,而今天晚上就是那樣的剛剛好:不太冷的夏夜,無風,小雨。這樣的剛剛好可以拿來做很多事情,像是孕育生命、看書、寫論文、逛 Facebook、聽音樂、整理房間、睡覺、或是在外面抽煙想一些人生大道理。

有一位朋友最近去西藏。今天她在 FB 上寫的狀態是「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」。話說我真愛 FB,倒不完全是它可以被用來形塑「眾人(朋友)眼中的我是什麼樣的人」(像是我去哪裡玩、怎麼樣休閒、去什麼餐廳、聽什麼歌、看了什麼書),而是這樣的新的傳播科技讓諸多「想法」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傳播著,而這也是我希望我能貢獻的。

「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。」好有力的一句話。為什麼呢?嗯,感覺起來「果」好像真的是並不存在的;因為當一件事還沒成為「後果」時,它並不是真的已然發生的「後果」;它只是你的一個「想像」而已。而如果一件事已然發生、已經「成為」「後果」的時候,那它也不是「後果」了;它就是你現在的這個狀態。從這些角度來看,擔心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好像真的沒什麼道理。(或是說,害怕「不一定會成真的想像」,或是害怕「現在這個狀態」好像沒什麼道理?)

那「因」呢?如果「因」指的是過去發生的「事情」的話,那擔心它好像也沒什麼道理?不只是因為那是「過去」已經發生的事,更是因為「現在這個狀態」(也就是所謂的「後果」)的形成,其實是好多好多因子促成的,很難真的去找出一個確切的因子吧。

但如果「因」指的是你現在的「發心」、念頭產生的那個根源,那就有點道理了。那句話的意思,大概就是要提醒人們多多檢查審視自己的發心、自己為什麼會有那樣的念頭吧。

可是這是相當困難的。不只是因為我們平常沒有那樣的習慣,更因為很多時候你以為的那個「發心」,其實會欺騙你 -- 你以為你是因為某種原因而去做一些事,但事實上那可能是別的原因,別的你不習慣去看見、或是你拒絕承認的原因。

比如說之前寫的浪子心態,你翻越一個一個山丘不一定真的是因為你想翻越它們,而是你「以為」唯有這樣做你才是一個男人。又比如說在感情上你受傷了、受到挫折,你做了一些你習慣的事讓你自己覺得舒服一點(像是聽音樂、看書,甚至是躲起來、逃避、貶低對方、或是憎恨對方),但事實上你不想這麼做 -- 如果你喜歡對方,你不會想用這樣的方式跟對方拉開距離、甚至是決裂吧。

所以,是可以有一些其他的視角、其他的敘事可能,是不同於你習以為常的那個基模的。而從這些其他的視角,你可以知道「你不一定要去那麼做」-- 那不一定是你真的想做的;那是這個社會(或是某個你習以為常的想法或習慣)要求你做的。但事實上你可以有所選擇。

我一直以為所謂的「自由」,指的就是「你可以有選擇」。為什麼這是重要的呢?舉剛剛的例子來說吧:好的,你受傷了,自由的你會有這幾種選擇:你可以用習以為常的方式去躲避、去逃避、去心生怨㦠來「處理」你的受傷。或者,你可以用另一個視角來看,其實你「並沒有受傷」-- 對方的反應很可能就只是他/她在他/她當下的那個狀況所產生的每個人都會產生的反應(比如說他/她現在就是不想跟你在一起,他/她現在就是想跟另一個人在一起),而正是因為這樣的反應是很自然的、每個人都會有的、連貓咪也是這樣的,所以「它跟你無關」-- 你並不需要因此而感到受傷。也就是說,這兩種選擇的差別是:一個是「藉由做一些事來處理受傷」,另一個是「明白其實你並沒有『真的』受傷」來處理受傷。或是,再以浪子心態為例:「明白你其實並不需要作為一個男 (女) 人」。

你覺得哪樣比較好?我不知道耶。感覺起來,第二個方式比較能讓我有所選擇?能讓我比較自由嗎?認真檢查審視自己的發心好難喔,而且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?「我真的想要『有選擇』嗎」?那是真正的解放嗎?解放是一個怎麼樣的狀態?我會喜歡它嗎?話又說回來,如果我不曾解放,又怎麼會知道我會不會喜歡它?總是要體驗過了才知道的吧。

人生是這個樣子的嗎?就好像這個什麼都剛剛好的晚上,你可以拿它看書、看漫畫、聽音樂、睡覺,你可以做各種你喜歡的事(來處理你的受傷,如果你受了傷的話),而這些喜歡做的事情是這麼舒適美好,把生命花在這些美好的事情上面好像也很值得。既然這樣就已經很開心了,那麼,上面所說的第一個方式與第二個方式,差別只在於將來是不是會這麼一直受傷下去、然後再用同樣的方法來處理那個受傷嗎?差別只在於「我是不是能比較接近自由的狀態」嗎?差別在於我將來是不是會「重蹈那樣的覆轍」嗎?這意思是說,差別是「我能不能擺脫那樣的輪迴」嗎?

然後我回到房間,寫下一些我其實也不確定的東西,傳播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