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當代中產階級革命的對象是國家暴力,是人民對抗由自身組成的國家,換句話說,那是現代性的權力與主體對抗,而不是馬克思所說的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對抗。而當代中產階級所想像的革命手段,是奇觀社會的 Icon 的毀壞;包括象徵建築的爆破(例如電影裡英國國會大廈的爆破場景、911 事件裡雙子星大廈的倒塌),以及象徵政治人物的謀殺(例如V怪客暗殺獨裁者的行動)。中產階級所想像的革命英雄,是學富五車、知書達理,又能在十秒內消滅掉一整團保鏢的、沒有名字的人。中產階級的革命不希望有大規模的抗爭運動,不要白布條、不要大聲公與口號,只要大家穿上一樣的黑衣黑褲與黑帽、戴上英雄的符號面具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、聚在一起看爆破與煙火表演;不用門票更好。
在中產階級的革命想像之中,我們總是可以清楚地分辨出誰是好人(人民)、誰是壞人(統治者),然後壞人總是可以在每天的晨間新聞中自己死掉(被不知名的英雄給解決)。是的,總是有人會幫我們把事情作好:暗殺、炸彈、爆破、時間、地點、路線規劃,甚至是服裝!如果有套裝組合餐可供選擇更好。我們不認識那些幫我們準備好這些東西的人,我們也沒有必要去認識這些人。他們就像是迪士尼樂園裡的工作人員、百貨公司裡的專櫃小姐;我們不需要去認識他們,他們只是提供服務的企業的零件。中產階級革命根本就不應該只是場嘉年華會、不應該只是個主題樂園,它是最純粹的消費。
這種革命的消費文化特性,完美地展現在最後V怪客炸掉英國國會大廈的那一幕,該幕所使用的背景音樂則是柴可夫斯基的《1812序曲》。首先,我們可以參考維基百科上對此一序曲的相關說明:
《1812序曲》(降E大調序曲「1812」,作品第49號)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絃樂作品。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,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。這是《馬賽進行曲》/這是《天祐沙皇》/這是《1812序曲》。聽了這兩首國歌之後再聽 1812,就會知道柴可夫斯基有多強了!
....開始時出現一個深廣的主題,代表著俄羅斯廣袤的領土和無限風光。後來樂曲進入發展部,一個侵略性的主題代表著法軍的入侵。再次轉到一個進行曲,表達的是俄羅斯人武裝上前線,準備抵抗侵略者。後來激烈的主體衝突描繪了殘酷的戰爭。裡面被扭曲的馬賽曲代表著法軍。後來,俄國人贏得了戰爭的勝利,俄國國歌在炮聲鍾聲中把樂曲推至最高潮。
....主旋律部分首先是一段表現部隊行軍的主題,用法國號演奏。法國國歌《 馬賽曲》代表戰爭初始法軍的勝利及1812年9月佔領莫斯科。接著的主題是俄羅斯民族舞蹈,慶祝擊退拿破崙的戰役,漸弱的旋律代表1812年10月末法軍從莫斯科撤退,炮擊聲象徵俄軍將敵人逼退至法國邊境。戰爭進入尾聲,樂曲回到引子的讚歌部分,這次是整個管絃樂隊一齊演奏,並加入勝利的響亮鍾聲,示意俄國從法國佔領中被解放。在炮聲與進行曲中,可以聽到俄國國歌《天祐沙皇》,與先前的法國國歌形成對應。
這也是電影V怪客最諷刺的地方:當人民,或是我們的英雄,進行革命、推翻專制獨裁的國家機器時,背景音樂居然是歌頌帝制、讚揚國族主義的《1812序曲》。荒謬之處還不僅於此:電影中的英國國會大廈,居然是在法國國歌與帝俄國歌的旋律下被催毀的。不知道熟知柴可夫斯基創作背景的英國人會有什麼樣的感受?這些荒謬與諷刺其實並不減損一般大眾觀賞電影的娛樂性,或是電影背後所闡明的民主精神的正當性,但正因為如此,它們也才更有力地揭露出當代中產階級革命的後現代消費本質:在法、俄的國歌底下爆破英國國會大廈有什麼不對?國會大廈本來就該催毀,《1812序曲》又是那麼地慷慨激昂,把它們拼貼在一起是那麼地熱血!是的,我們才不管什麼符號脈絡與意義,也不管什麼嚴肅的政治思想;我們可以付出、我們會參加革命,只要它能滿足我的感官享受。
延伸閱讀:The Society of Spectacle